中国·东源
木活字简介
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
木活字印刷简介

印刷术与造纸、指南针、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,对推动人类文明和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,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 中国印刷术以雕版印刷的出现为标志。早在唐代,伴随着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和繁荣,人们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,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,开始广泛的运用,成为中国十九世纪以前书籍印刷的主要方法。

         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平民毕昇,他在北宋庆历年间(1041—1048年)用泥活字成功印刷了书籍,使活字成为印刷的一项新技术,不仅对于中国,而且对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近千年来,中国人对于活字印刷材料、工艺的研究和发明持续不断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其中,木活字代表了中国古代活字印刷的精髓。但是,十九世纪以来,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,包括雕版、木活字在内的传统手工印刷技术逐步淡出历史舞台,至今已是难觅踪迹。


历史年革
  • 王祯的木活字印刷
  • 清代铜活字
  • 清代泥活字
  • 清代
  • 元代
  • 明代
  • 唐代
  • 宋代
  • 汉代

         先用纸写好大小字样,糊于木板上刻字,再一一锯开刻好的字,归纳到各自的木匣中备用。制作方型木盘排版,把木活字一一行行排进去,用竹片作为界行把字隔开夹紧,排满- -版框后,用小竹片垫平,用木楔塞紧,使活字固定不动,最后在排好的字版上涂墨铺纸,用棕刷刷印。为了提高效率,王祯独创两个大转轮字盘,按韵字、杂字和字号摆放,捡字工匠坐在中间,转动转盘方便取字。王祯又在书中归纳了写韵刻字法、锼字修字法、作盔嵌字法、造轮法、取字法、作盔安字刷印法等六步工艺工序。王祯用木活字印制《旌德县志》成功和《农书》的记载,是印刷史和活字印刷技术上的一座里程碑,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其详细的技术工艺记载,直接指导了后世活字印刷的实践与发展。

         木活字产生的确切年代和发明者目前无法考证,但在宁夏贺兰山一座古代佛塔遗址中出土的西夏文经书《吉祥遍至口和本续》,经鉴定是“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”,时间为公元12世纪中叶的南宋时期、毕异发明活字印刷近百年之后。真正在印刷史上继毕异之后,具有开创性影响的,是使用并记载了木活字印刷技术的王祯。王祯(1271年- 1368年),他所著的《农书》是中国古代农学研究的一大贡献。 公元1298年,王祯在安徽旌德县尹任上开始《农书》的写作,他感到这部书字数多,如果付印雕版,板木工匠费用很高,许多好书因此不能印刷传播后世。由此他叫工匠制作木活字,两年时间完成木活字的雕刻,试印了《旌德县志》,约计六万余字,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印成了百部,印刷效果同当时工艺已经很成熟的雕版印刷-样好,证明效率很高。为此,他专门写了“造活字印书法”- .章附在《农书》中,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木活字印刷技术的详细记载。在王祯之后二十多年,马称德任浙江奉化知州时,刻制十万余木活字,用来印刷《大学行义》四十三卷二十册。

        清代铜活字印刷的流行范国和雕刻、印刷的精致程度都要超过明代。在康照朝,内府就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个,印刷了天文、数学。音乐等书籍。《饮定古今图书集成》是规模最为宏大的铜活字工程,历时20多年,到1728年共印刷了64套,每套10000卷,分为6编32典6109部,每套书约有1.6亿个字,分订成5020册,装入522函,是一一部篇幅巨大,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,比同时代的《大英百科全书》要博大精深得多,堪称图书中的现宝。清代民间的私家和书坊中也常常用铜活字印刷书籍,最有影响的当属福州的林春祺。他从1825年18岁开始,耗费了20多年时间,花了20多万两银子,刻铜活字40多万个,成为亚洲金属活字制造史上之最。

        乾隆元年(1736年),浙江新昌秀才吕抚自造泥活字7000多个,印刷自己著的区精订纲鉴二十一史通俗街义》二十六卷,并在该书中介绍了他的泥活字泥版的印刷工艺。道光十年(1830年),李瑶在杭州用泥活字印刷了他补辑的《南疆绎史勘本》和《校补金石例四种》,在书的封面内印有“仿宋胶泥版印法”的篆文。翟金生是一位执着的泥活字印刷实践者,他几乎竭尽全家的资财,用了30多年时间,制成10万:多个泥活字,称为“泥聚珍版”,在他古稀之年,还与子孙、学生一起动手,于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印成他的诗集《泥版试印初编》和黄爵滋的《仙屏书屋诗录初集》400部,82岁时,叉叫孙子印了《水东灌氏宗谱》。他的泥活字自称为“泥斗板”,印本字迹清晰方正,印工精制,行列整齐,不亚于木活字本,力证毕异发明的真实性和可行性。


皇家经典

        清代雕版印刷的精致,首推宫廷、官府的刻书。清初,宫迁的刻书属内务府,所刻印的书籍称为“内府本”。康黑十九年(1680年)康席皇帝下令在皇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设立修书处,“内府本” 也就改称为“武英殿本”。殿本集皇家的气魄和奢华为一身,以校勘精细、纸墨上来、字体圆润、刻工精湛、版式疏朗、装订端庄而著称,许多还是皇帝“御制”、“御批” 、“钦定”之书,是中国古代书籍之精品,如x收定康熙字典》、《饮定二十四史》等经典书籍。殿本以康、雍.乾三朝最盛:康熙年间刻书63种,雍正年间刻书71种,乾隆年间刻书达100多种。清代地方官署刻书也很多,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,奉旨以盐务余款创办的扬州诗局,以刊刻内府书籍为主,所刻书籍,无论缮写、刊刻、印刷,还是校勘,装订都精益求精,堪为清代刻书的楷模。鸦片战争以后,各省纷纷设立官书局,所刻书籍称为“局刻本”,由当时的两江总督曾国落创立于南京的“金陵书局”所印之书最著名,瑞安孙诒让的《墨子间话》《周礼正义》等办为印刷精湛的畅销书籍。


雕版谢幕

         清代私家刻书和书坊非常普遍,这与文化的普及和“西学东渐”、新思维、新技术的逐步引进,时人提倡出书的风气有关。如刻书家张海鹏在《藏书纪事诗》一书中说“藏书不如读书, 读书不如刻书;读书只以为己,刻书可以泽人:上以寿作者之精神, 下以惠后来之修学,共道更广。”所以,清代私家所刻之书大多精校精刻,美轮美奂,仅私家所刻丛书,就有2000多种之巨。清代书坊的历史性作用很大,刻书最多,发行面很广,单北京就有书坊100多家,多集中在隆福寺和琉璃厂一带。 苏州是南方 的书坊集中地,有50多家,刻书最多的是席家“扫叶山房”,并在上海、武汉等外地设立分号。


版印创新

        元代印书家在书籍的雕版印刷上有许多创新。是发明了套色印刷,是印剧史上的大进步,明人陈继儒评价道:“睢版。活板与朱评为三变。”套印技术开始流行。二是创造了书名页。元代以前的书籍没有书名页,宋版书最多是卷瑞题署书名,或在版心刻上:书名简称。书名页的出现,亦是书籍印刷史上的大进步。三是增加了广告性质的内容。把著者的画像,书商的征稿广告印在书籍上,为明清两代印书家及至今日书籍所效仿。


书籍刻印

        元朝实行严格的书籍刊印审查政策,“元人划书, 必经中书省看过,下所可,乃许刊印”。元代书籍官刻不多,以“兴文署”为主。地方上刻书最多的是各级官府的儒学,刻工精树,印刷精良。如杭州的西湖书院在元代最为著名,朝廷和官府的许多要籍都要奉旨送到西湖书院刊印,做工极精,世称“院本”元代书坊之多不亚于宋代,如福建的建安,建阳两县,见于记载的书坊就有42家之多,私家刻书最有名的是江苏宜兴的岳家,刻印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等儒家经典号称“岳氏九经”。但元朝书坊刻印最多的书还是戏曲,小说,医书,科举应号用书及佛经。如宋代瑞安著名的医学家王执中的医学著作在当时就广为印行,有广勤书堂刻本《针灸资生经》,熊氏卫生堂刻本《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》等。


书籍刻印

         明代开创了唯版印刷的全盛时期。洪武元年(1368年), 朱元章即位之初,百废待兴,他就下令“免除书籍税”,同时“命有可博求古今书籍”。永乐皇帝朱棣命解缙等人编篡《水乐大典》,共计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,规模之大,网罗之富,至今举世闻名。而且,明代全国上下习文成风,学术文化氛国炽烈,著述极为丰富,仅据黃虞稷《千坝堂书目》统计,明代的著作有一万两千多种, 全国上下以书为贵、 以著书立说为荣,促使雕版印刷业的蓬勃发展s明代私家刻书和书坊的数量,所刻书日种类庙为大观,且多集中在南京、福建建阳、杭州北京及微州等地。最著名的救书家兼刻书家要数崇袖时期江苏常熟人毛晋。他广为收藏宋元善本,藏书达84000多册,有“海内藏书第家”之称,并首创“影抄法"翻刻古本,先后历经40多年,刻书600多种,书版达109000多块,被人誉为“典籍印刷之忠臣”,因此,他刻印书籍所称的“汲古阁”本为后世阅读与開刻的善本。

版印创新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 根据史料记载,唐太宋李世民于贞观十年长孙空后去世后,感怀长孙皇后作《女则》一书,令用雕版将其印刷出来刊行天下,这是迄今有关雕版印刷的较早记载。1900年, 在敦煌F佛洞发现了一幅长533厘米,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的1卷《金刚经》,印制于868年的唐代。在皇家率先使用和佛教传播的多种因素推动下,唐代雕版印剧得到快速的发展,京城长安、东都洛阳、越州、扬州、江东、江西、益州(今成都),成为雕版印剧的集中地。五代十国时期,后唐宰相冯道倡导刻印儒家经典,在国子监历时22年,用雕版刻印《论语》等福家十二经,使古代经书有了统一的标准本,对文化的普及起到积极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  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,伴随着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和繁荣,对书籍的酱求量大大增加,直接催生了唯版印刷术。雕版印刷的方法,是把写好的文稿薄纸反贴在木板上,再用刻刀把一个个反 字刻出来成阳文。印书时,先在刻版上刷上油晶,将纸图盖在印版之上,用刷子均匀地在纸背上反复刷拭,使凸出部分吃墨均匀,揭下纸张就成了一页页书籍的散页,最后装订成书. 


佛经刻印

       北宋开国之初,赵国凰于开宝四年(971年) 派人到成都雕刻了《大藏经》版十三万多块,成就了中国第部雕版印 刷的汉文佛经大部头丛书。 宋神宗元丰三年(1080年)至宋徽宗政和四年(1114年)间,福州的寺院先后雕印了《崇宁万寿大藏》、《毗卢大藏经》,《政和万寿道藏》,雕刻的雕版多达30多万块,印刷了总计近两万卷的佛教经典。瑞安市文物馆馆藏古籍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经折本,即为宋仁宗明道二年(1033年)北宋时著名的位清官, 曾受到毛泽东主席“为官一任,造福力” 赞扬的浙江永康 人胡则施与佛门的雕版印刷品。 此经折印刷质量上品,至今保存完好,为研究佛经和雕版印刷的珍品,回家一级保护古籍。刷品。此经折印刷质量上品,至今保存完好,为研究佛经和雕版印刷的珍品,国家-级保护古籍。 十四卷,共五百多雨,称为《崇宁万寿大藏》.政和二年(1112年)左右,福州开元寺又雕印《毗卢大藏经》五百。


书籍刻印

       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发展时期,且在官刻、家刻、坊刻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,刻书业集中地有京城开封、浙江的杭州,绍兴、庆元、婺州、衢州,严州、湖州及平江、建康、福州、建宁、成都等地。刻本内容十分广泛,涌盖经、子、史、集四部和宗教的佛藏,道藏,科技、医药及版画等许多领域。官刻本多为宏图巨制,监本书多达110多种,如偶家经典“十三经”,正史“十七史”,大部类书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册府元龟》,大部编年体史书《资治通鉴》等等。私人刻书蔚然成风,开设书坊从事刻印书籍的“坊刻本”在宋代的刻书业中占有重要地位,成为中国古代百工.之中个 重要的行业。受中原文化的影响,与两宋同处一个时期的辽、金、西夏也接受了雕版印刷的技术,特别监本和佛经的版印。


        战国时期,印章开始应用。秦汉两代盛行刻石,在刻石,上涂上墨,把纸覆盖在石刻上,用刷子刷印或捶敲的办法,捶拓出黑底白字的纸张,揭下来就成了“拓本”。印章和拓碑的联姻,为文字的批量复制提供了先期的技术条件,启迪了人们的智慧,向印刷术的发明使用迈进了一大步。

        后来,我们祖先发明用毛笔蘸上墨在竹片和木片上书写文字,用绳子编串起来形成“册”,称为竹简或木简,合称“简册”。还发现在缣帛类丝织品 上写字的途径, “缣书”和“帛书”在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得以使用,原始书籍开始从体量的笨重向轻量化过渡。公元105年,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利用树皮、麻绳、破布、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作原料造纸获得成功。造纸术的发明推广,使采用纸张书写的书籍开始流行。

        在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之前,文字主要靠刻画、刻凿、冶铸等方式流传。大约在四五千年前,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或用陶印模在陶器上压出各种图纹,是最原始的文字表达形式。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,汉文字发展得比较成熟,被成段成篇地刻在兽骨或龟骨上,称为“甲骨文”;被刻凿或冶铸在青铜器上,称之“金文”。甲骨文和金文是最原始的文字复制方式。